手机版

“版本号审查”已关闭5个月 为什么微信游戏还在更新?

时间:2021-12-07 来源:互联网 编辑:宝哥软件园 浏览:

问现在游戏开发者最关心什么,十有八九会回答版号审核的问题。

今年3月,由于游戏审批权限的机构调整,游戏的版号审核已经陷入停滞。

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没有获得版号的游戏无法正式投入运营,所以无法商业化。

最近像火手游《绝地求生》,一直没有“氪金”的入口,处于纯“自由”状态。

“版号审核”关闭5个月,为何微信小游戏还在继续上新?(图1)

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:“目前的政策是,未经广电总局许可,游戏不能商业化。一旦重启审批,腾讯将全力争取《绝地求生》款手机游戏的商业化许可。”版本号的重要性可见一斑。

然而,最近似乎出现了转机。一些开发商爆出了这个消息。9月国家机构调整完成后,版号审核将恢复正常。

版本号对微信小游戏也有影响,但通过对yinghoo-tech的调查,对于小游戏来说,版本号并没有预期的那么重要。

个别游戏不受版本号影响。

首先得出一个结论:只有非个人题材的小游戏(主要是企业)没有版号是不能上线的,个人题材的小游戏不受版号影响。

游戏的小规则说:

个人要求的学历有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》,《游戏自审自查报告》。

非个人科目要求的学历有《广电总局版号批文》、《文化部备案信息》、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》、《游戏自审自查报告》。

也就是说,个人只需要提交“软书”和“自我检讨报告”就可以发布小游戏,现在比较容易获得。

但对于非个人主体(主要是企业),版号审查已经停止,6月初文化部备案通道关闭。没有版号和备案两个资质,开发出来的小游戏自然无法上线。

总结起来就是:个人主游戏不受版号影响,可以正常发布;企业小游戏受版号审核影响,无法发布。

版号的开放对小游戏影响不大。

对于还在观望的开发团队来说,版号审核停滞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企业实体开发不了小游戏,无形中砍掉了一半以上的游戏收入,因为企业实体的小游戏在变现上有很大的优势。

小游戏有两种正式的实现方式:内部购买道具和广告。

目前只有商业实体可以调动微信支付,实现小游戏道具的内部购买。

个体玩家寻求变现的唯一途径就是广告。

但是我们和很多开发者合作过。

行了交流后发现,即使版号的发放恢复正常,大部分开发者也不愿意选择用企业主体开发小游戏,主要原因有两个:

版号审核时间长

与小游戏的开发原则相违背

一般来说,游戏版号的审核时间在40—60天,加上材料准备与修改,实际花费时间会更长。

消除、跑酷、飞行等七大类休闲游戏的版号审核可以缩短一些,却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。

“版号审核”关闭5个月,为何微信小游戏还在继续上新?(图2)

而小游戏的开发原则是迅速上线抢占市场,再不断试错迭代进行优化,申请版号会使小游戏开发战线拉得过长。

“除非是中重度游戏,普通的休闲类小游戏开发就是以短、平、快为主,长达几个月的版号审核,对于大多数小游戏来说是一种拖累。”某资深小游戏开发者向我们如此表示。

iOS端禁止虚拟支付

小游戏变现能力被压缩

iOS端的虚拟支付一直是微信明令禁止的。

上周,微信团队还特地发布了站内信,再次重申了对iOS端虚拟支付的态度,不仅不支持小游戏道具内购,甚至相关价格标签都要整改。

“版号审核”关闭5个月,为何微信小游戏还在继续上新?(图3)

这让小游戏的变现能力被进一步压缩。

“一方面现在没法获得版号和备案,另一方面iOS道具内购又被禁了,对我们开发者来说,大部分团队还是更看重短期收益,用企业主体做小游戏得不偿失,像‘海盗来了’那种月流水过亿的例子只是极少数。”

基于这两个原因,现在大部分的开发团队更愿意用个人主体做小游戏。

以“弹球”为例,搜索结果页前20款小游戏里,有15款是个人开发,占比达到了75%。

“版号审核”关闭5个月,为何微信小游戏还在继续上新?(图4)

这么看来,企业主体虽然在变现上有优势,但相关条件并不成熟,普遍不被看好。

所以,版号是否重新开放,对于小游戏生态的影响并不大。

微信小游戏是当前

小游戏行业的最佳赛道

不论版号是否开放,以个人主体开发小游戏,都一直是小游戏开发团队目前的最佳选择。

除了可以避开版号限制外,还有三大优点:

开发难度低

可快速迭代试错

宽泛地看,微信小游戏是行业内新游戏上线仅剩的渠道之一,大部分渠道都因为版号审核原因被迫“关闭”。

比如OPPO小游戏,因为不对个人开发者开放,也被版号扼住了喉咙,无法发布新游戏。

“版号审核”关闭5个月,为何微信小游戏还在继续上新?(图5)

而在微信里,以个人主体发布小游戏无需版号和备案,只要通过微信的审核就可上线。

加上微信小游戏成熟地开发生态,丰富的插件能力,可谓是游戏开发者的最佳试验田。

开发者可以用这种方式及时把好的创意落地,不断地试错、迭代、优化,积累初期运营推广经验,打牢基础,形成日后的竞争优势。

充沛的流量+高比例分成

=明朗的商业前景

同时,与其他小游戏平台相比,微信小游戏的商业化前景也最明朗。

从道具内购分成比例来看:

微信小游戏的道具内购收入分成规则为:开发者可获得收入的60%,官方收取40%的渠道费(月流水50万元以内部分不收此渠道费)

而一向被视为对标微信小游戏的OPPO小游戏,其收入分成规则为:扣除5%的渠道费用后,月流水10万以下的部分,开发者可获100%;10万以上部分,开发者获得60%。

举例而言:某款小游戏当月流水50万,在微信小游戏体系内,开发者可获得50万(税前),在OPPO小游戏体系内,开发者只能获得32.5万。

更重要的是,二者的用户流量不是一个量级,截止7月23日,OPPO小游戏宣布用户数量突破300万;根据QuestMobile的《微信游戏小程序报告》,截止到2018年3月,微信小游戏玩家已经达到4.5亿。

“版号审核”关闭5个月,为何微信小游戏还在继续上新?(图6)

充沛的流量加上高分成,让微信小游戏的商业化前景十分明朗。

主体迁移或将开放

未来可期

或许有开发者会问,微信小游戏商业化前景再明朗,个人主体小游戏还是无法支持道具内购,何必再多花心思?

别担心,微信已提供了解决策略。

微信小游戏产品经理黄咪咪在2018微信公开课·上海站曾明确表示:「小游戏将会在近期支持账号迁移,支持个人主体转企业主体,以及企业主体转企业主体。」

“版号审核”关闭5个月,为何微信小游戏还在继续上新?(图7)

这就是说,个人主体在未来,只要补齐资质就可以迁移为企业主体,实现道具内购。

一旦未来版号发放恢复正常,或者微信开放了iOS端虚拟支付,开发者无需重新申请过一款小游戏,即可享受小游戏的流量红利。

从这几点综合来看,微信小游戏可以算是目前小游戏领域的最佳赛道。

潮水的方向已经明朗,谁会成为下一个弄潮儿?

版权声明:“版本号审查”已关闭5个月 为什么微信游戏还在更新?是由宝哥软件园云端程序自动收集整理而来。如果本文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本站底部QQ或者邮箱删除。